1. 听医生的话,照着处方用药,徐州的宝贝们,你们知道种植体手术后的护理要点吗?
2. 药布咬在嘴里,40分钟后拿出来。如果手术部位还在出血,再咬一个新的药布。通常情况下,手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会有少量出血。
3. 做了上颌窦底提升手术的小伙伴们,别用力擤鼻涕哦。
4. 手术部位可能会暂时出现浮肿、不适、疼痛、感觉异常等情况,这些都是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大部分症状过段时间就会消失。
5. 手术后24小时内,要用冰块冷敷,每隔20分钟敷一次。浮肿可能会持续48~72小时,然后慢慢消退。
6. 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用口腔消毒液保持口腔卫生,一天大概5次左右。把消毒液含在嘴里1分钟,然后吐出去。
7. 手术部位以外的部位,从第二天开始,可以正常洗牙。
8. 痊愈初期(大约1周),绝对不能喝酒和吸烟。
9. 手术当天,吃点冷流食,比如牛奶,别用吸管喝,以免出血。一周内,吃点软食,比如粥,不能吃硬的、韧的食物。
10. 手术后3天内,别洗热水澡、桑拿,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休息。
11. 缝合线通常在手术后7~14天内拆除(如果手术部位贴有牙周包,一般是3~5天后拆除)。在这期间,不要用舌头舔手术部位,也不要用手摸。
种植体修复也有失败的风险,种植体周围炎就是主要原因之一。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约为28.5%。
(2)骨窝制备:在预定位置,按照设计方向,从牙槽嵴顶到下颌体下缘或上颌窦底,制备一个与种植体相符的圆柱形骨窝。先用球形钻打一个直径2mm的孔洞,再用裂钻扩大,最后用定向扩大钻和二级裂钻全程扩大,形成一个上下等粗的骨窝。
1. 切口、剥离
在牙槽嵴顶做一个与牙槽弓平行的切口,切口长度要略长于叶片型种植体体部。一次性切开黏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将黏骨膜瓣剥离,牵开,防止损伤牙龈黏膜软组织。暴露骨面后,用纱布暂时填塞压迫止血。
2. 骨沟槽成形
在牙槽嵴顶,按照设计的位置、长度和深度,用球钻先钻一排孔洞,然后用裂钻将其连通,形成与叶片状种植体体部大小相符合的沟槽。术中应不间断地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防钻骨时产生高热,以免损伤骨细胞的活力。然后用量尺测量沟槽的深度与宽度,使其与种植体相符。
3. 种植体支持覆盖义齿
骨沟槽成形后,先将种植体叶片体部插入,如有个别部位不符,应再用裂钻修正,然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沟槽,将其内骨碎渣等去除。最后将种植体插入,并用木锤轻轻敲击,使其充分就位。要求其叶片体部上缘距骨沟槽缘为1~2mm,其下缘紧贴沟槽底部,而且植入之种植体在沟槽中各个方向均无松动,即达到初期固定的目的。
4. 缝合
将黏骨膜瓣复位,间断缝合伤口,应特别注意种植体颈部缝合要严密。术后用手指挤压颊舌侧,将积血排出,使骨膜紧贴骨面。
5. 牙齿修复
伤口拆线后7~14天,待软组织恢复平整,即可采取石膏印模,在其上设计做牙齿。
这一影响可以通过细胞学的反应表现出来。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表面的贴壁率、生长曲线、细胞层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可以反映细胞的生长与功能分化两方面的特性,从组织愈合的一般特性到骨愈合的特殊性两方面较全面地反映骨内种植材料促进界面骨性愈合的能力,从而可作为体外评价骨内种植材料骨性生物相容性的有效指标。
骨内种植体是将种植体支持覆盖义齿植入颌骨以支持牙齿,是目前临床应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大的一类种植体。根据外形和类型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和手术器械植入。骨内种植体常见有:叶状种植体、圆柱形种植体、螺旋种植体、锚状种植体、穿下颌骨种植体及升枝支架种植体等。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哆氧整形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